生娃是很多女性都会经历的一件大事,而生完娃之后接着的就是恢复期了。今天要和大家说的就是在生完娃的恢复期里面排恶露的这个情况。
恶露相当于子宫自我清洁时产生的“垃圾”,宝妈可以通过观察恶露的状况,了解自身恢复的如何。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妈的子宫在恢复,并且伴随着宫缩向外排出恶露。可以通过观察恶露的颜色及性状判断自身的恢复情况。
产后第1周:此时恶露颜色鲜红,大量血液和小血块,称为“血性恶露”,量多、有血腥味;
产后2周-3周:从第一周过渡而来,由于身体在不断恢复,血液量逐渐减少,颜色没有之前的红,变成浅红色的浆液,被称为“浆性恶露”,有黏性;
产后3周以后:血液量明显减少,所以不再是红色了,变为白色或淡黄色,排出的是大量的白细胞、蜕膜组织、表皮细胞以及细菌,变得更加黏稠,被称之为“白色恶露”。
产后大约4-6周可以完全排尽,不过排恶露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时间也并不是特别固定在哪一周就会排出什么样的恶露,但如果恶露久久排不净,并且超过6周,宝妈就要去医院检查一下了,因为有可能是以下4个原因:
由于一些特殊情况,部分胎盘或其他蜕膜等组织物没有被医生清除干净,导致残留在子宫内排不尽,血量大,还有血块,并且宝妈肚子痛,这是宝妈自身没法干涉的一个原因。
宫缩无力,宫缩也是可以促进排出恶露的一种“力量”。在孕育宝宝的时候,子宫形状变大,宝宝出生后需要缩小恢复,而宫缩速度慢、无力,也会导致恶露迟迟排不干净,多半是宝妈气血虚造成的。
受凉导致气血凝滞,恶露排出不畅。
个人卫生不注意,导致宫腔感染,致使恶露增多,发出臭味。
所以宝妈在坐月子期间,如果想尽快使恶露排干净就得促进自己的宫缩,避免发生感染和气血凝滞,要做到这几点,才能尽快将恶露排除干净:
一、坚持母乳喂养
宝妈可不能小看了母乳喂养,不仅可以为宝宝提供营养,还能对自己有很好的帮助。当宝宝吸吮时,会刺激宝妈宫缩,利于宝妈恢复,恶露也能尽快排出。
二、避免受凉
不碰冷水、注意保暖,恶露排出也需要气血带动,如果宝妈在这时候受凉,极易导致气血凝滞,宝妈会因为恶露排不出而加重腹痛,并且排不干净。
三、尽早下床活动
“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尽早活动才能通筋活络、舒畅气血,所以尽早下床活动才能促进血液循环,并且尽快将恶露排净,也利于产后恢复。
四、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产后一定要保持清洁,一般产后在医院时,护士会为宝妈进行消毒,回家后也要保持清洁,分娩方式不同,清洁方式也不同。
自然分娩宝妈:回家后可以立刻洗淋雨,时间不能过长,防止着凉。不要盆浴防止感染,影响恶露排出。
剖腹产宝妈:回家后由于肚子上还有伤口,为了避免伤口感染,可以采用擦洗方式,保持身体清洁,才能减少感染的机会。
无论何种分娩方式,宝妈在月子期间都应该注意自身清洁,勤换衣物、勤换卫生棉,以防感染导致恶露异常情况的发生。
五、注意饮食
月子期间可以吃一些活血化瘀的食物,通过食物,加速自身排出恶露,健康又没有副作用。
月子期间,宝妈照顾小宝宝的同时,也一定要多多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注意恶露的状况,如果长时间排不干净就要去医院询问医生具体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