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和分娩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妊娠期随着子宫增大,重力作用对盆底的慢性牵拉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改变了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代谢,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减弱;分娩时盆底受胎头挤压,盆底拉伸延长,肌肉高度扩张,使盆底发生去神经改变,结缔组织间连接发生分离等变化;难产、器械助产等易引起盆底及尿道周围组织及阴部神经的机械性损伤,这些都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将逐渐增高。因此,产后早期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具有重要的预防意义。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哪些常见临床症状呢?
1、器官脱垂
①子宫脱垂:轻者无症状,重者可有阴道内肿物脱出及脱出物溃疡、出血伴腰酸、下坠等感觉。轻度脱垂者阴道内脱出物在平卧休息后能自行还纳,严重时脱出物不能还纳,影响行动。子宫颈因长期暴露在外而发生黏膜表面增厚、角化或发生糜烂、溃疡。患者白带增多,并有时呈脓样或带血。
②阴道前壁脱垂: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自觉下坠、腰酸、并有块状物从阴道脱出,实为膨出的阴道前壁。长久站立,激烈活动后或加腹压时块状物增大,下坠感更明显。若仅有阴道前壁合并膀胱膨出时,尿道膀胱后角变锐,常导致排尿困难而有尿潴留,甚至继发尿路感染。
③阴道后壁脱垂:阴道分娩损伤是主要原因,轻者往往无症状,明显膨出者可有下坠感、腰酸及大便困难,尤以大便干结时更难便出。
2、压力性尿失禁:
指喷嚏或咳嗽等腹压突然增高时导致的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症状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溢尿。
3、性功能障碍:
女性性功能障碍是指女性在性反应周期中的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发生障碍,以致不能产生满意的性交所必须的性生理反应和性快感。盆底肌肉对维持正常性功能有着重要意义。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盆底支持薄弱,进而发生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往往影响正常的性功能。女性朋友一旦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便会使得女性的正常生活品质下降,社交生活出现障碍,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等,妨碍女性的工作和社会活动,给女性朋友的心灵蒙上阴影。
杭州天目山医院温馨提醒:我们一定要早期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定期进行盆底功能检查,如果盆底功能检查异常的女性,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盆底康复,及时、正确的盆底康复治疗是很重要的。